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由仙姑河村看陕西洛川县扶贫移民搬迁

  中国经济网延安8月12日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

  老区扶贫备受关注。陕西省委、省政府要求,2017年延安要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脱贫致富。  

  延安现有7万多户20.52万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和洛河峡谷地带,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明显制约了其发展,搬迁是这些地方群众摆脱贫困代际相传的最快捷路径。因此,自今年起的3年内,延安将对5.6万户贫困户移民搬迁。  

  洛河峡谷地带是延安市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扶贫移民搬迁重点区域。洛川是率先大规模开展洛河峡谷整村移民搬迁的县。在对洛河峡谷移民搬迁3年多的实践中,洛川县将扶贫移民搬迁与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合二为一,走出了一条更加有动力、彻底拔掉穷根的扶贫路,使脱贫和致富奔小康顺畅过渡的同时,调整县域经济结构,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入夏以来每个不下雨的晚饭后,仙姑河社区的群众就三三两两来到小区的空地上,闲谈纳凉。  

  仙姑河社区是洛川县洛河峡谷移民搬迁小区,距离槐柏镇政府不到1公里,4栋六层楼,可容纳96户,其中槐柏镇仙姑河村63户,已入住13户。“洛川风俗农历六月不搬家。娃娃开学前要搬进来的还有三四十户。”8月6日,仙姑河村党支部书记谢山河告诉记者。  

  搬迁后的生活过得怎么样?晚饭后是一天中最闲适的时光。记者与搬迁户们坐在小区的空地上,听大家唠家常。 

  谈收支:搬迁前,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差近万元。搬迁后,仅靠打工,收入“一步登天”  

  自4月30日搬迁到仙姑河社区后,村民霍栓成和妻子一直在附近的果园打工,两个多月挣了1.2万多元,“下半年活更多,卸袋、卸苹果、装苹果,还能再收入一万四五。”  

  洛川以苹果闻名。靠种苹果,洛川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高居延安市13个县区榜首。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1784元。  

  但是这样的荣耀和富裕与洛河峡谷地带的群众基本无关。洛河峡谷川道狭窄,土地瘠薄,灾害性小气候不利于果树生长,以种粮为主。全县40%的贫困人口集聚于此。2014年,洛河峡谷56个行政村的2679户10994口人,年人均纯收入2000多元,距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差近万元。  

  “不搬迁,也能解决贫困问题,但解决不了群众的小康问题。”洛川县委书记彭安季说。在联合相关部门对洛河峡谷所有村组的走访调研后,洛川县委决定,用5年时间,到2016年将洛河峡谷群众全部搬迁到县城、重点镇和社区。截至2014年底,已搬迁1467户,其中整村搬迁8个村。仙姑河即是整村搬迁的村。  

  “镇上的人都知道社区住上川里人了,有活就来找,不缺活干。”霍栓成说,“在川里住的时候,骑摩托车上来一次要半个多小时,路不好,来回不方便,也不知道哪里有活。搬上来后,干到多晚都行,还不用管住宿,雇主都愿意雇咱。”  

  苹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洛川常年用工缺口3-4万人,雇工多来自周边县和周边省。以往由于缺组织,缺平台,当地人往往是想干活的找不到活,想找人干活的又找不到人。为此,先期搬迁的仙姑河、石头镇盘曲河等村成立了劳务中介服务公司,免费为需求双方提供中介服务。  

  “农忙的时候电话都能打爆了,都是找人干活的。咱帮着联系一次,后面就不用管了。”公司经理、村党支部书记谢山河说,今年搬迁的农户,家家都有了最少几千元的打工收入。就连60多岁的村民谢桂花,打扫完社区卫生、送孙子上学之余,在附近果园打工半年就收入了5000多元。正常情况下,光在果园务工,一个劳动力一年收入万元以上不成问题。  

  谈感受:从“烂川”的贫困户变为城镇居民,大人孩子过得更有尊严了  

  一条没有路灯、蜿蜒曲折的砂石路,将仙姑河村与塬上的公路连接起来。车速每小时20公里,一不小心仍然会被拐弯处猛然出现的大坑弹起。5公里长的路,驱车走了15分钟。  

  “人家都叫我们仙姑河是‘烂川’。村上的女子都外嫁了,小子娶媳妇,彩礼比塬上多四五万元都没人愿意来。”谢山河说,仙姑河还算川里差不多的村子,在条件更差的村,一家人拖家带口到塬上给没儿女户当儿子的都有。  

  4年前,洛川县就实现了平均3户农民一辆小轿车,但是有着73户人家的仙姑河村,至今也只有5辆昌河面包车。  

  仙姑河村和洛河峡谷的其他村一样,村民住的都是窑洞,依地势而建,高低不平,大多是危窑。谢山河家的窑洞就用柱子顶着,全家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台21寸老式电视机。“娃们在学校都不愿意说自己是川里的,也几乎不把同学往家里领。”  

  让谢山河骄傲的是,两儿一女都考上了大学,小儿子还是哈工大的在读博士。令他痛心的是,29岁的大儿子至今未婚。“要是早搬上来两三年,估计早有儿媳妇了。”谢山河说,住在川里的时候,大儿子每年年三十回来,初六就去延安上班了,中间很少回来。搬到新房后,儿子几乎每周都回来,从网上买了各种东西布置新家。  

  谢山河的新家105平方米,按照洛川县洛河峡谷统一的每户补助10万元的搬迁政策,连买房子带装修,谢山河自己只花了五六万元。儿女们帮着给新家添置了煤气灶、抽油烟机、大衣柜、滚筒洗衣机和大彩电,还有一套考究的功夫茶具。  

  太阳能路灯,将仙姑河社区照出一块块瓷白的区域,孩子们在光影里滑着滑板车,年轻的媳妇们穿着连衣裙和高跟凉鞋,与城里人没什么两样。  

  移民搬迁,改变的不仅是洛河峡谷群众的居住环境,对他们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同样是巨大的。新的环境,让洛河峡谷的群众,尤其是他们的后代们生活得更有尊严和信心。  

  谈未来:变过去的贫困带为绿色经济带,使之成为洛川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想我们的未来好着呢。现在在人家的果园里打工,再过几年,等我们的苹果树长大了,就不用给别人打工了,比别人不差啥。”仙姑河村20年前承包出去的400亩塬面上的地,现在已经全部收回种上了苹果树。谢山河期待着这些寄予了村民富裕希望的果树快快长大。  

  但是在县委书记彭安季心里,洛河峡谷的未来远不止于此。  

  “移民搬迁,一方面彻底解决了洛河峡谷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也为洛川经济发展腾出了空间,创造了机会。”彭安季说,“洛河峡谷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近1/4,有耕地面积5万多亩。搬迁后,可引导群众加快土地流转,以租赁或入股的形式,引进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整体开发,大力发展以养羊为主的养殖业,以秋杂粮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以苗木、棚栽、花卉为主的栽植繁育基地,以生态休闲观光为主的旅游业,努力形成洛川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地处洛河峡谷的交口河镇水渭村,引进企业流转500亩地发展养羊业。计划今年引进种羊1000只,三年后存栏商品羊1万只,实现“塬上一塬果,川道一川羊”的美景。  

  在弥家河村,美域高苗木繁育公司流转200亩地进行苹果矮化大苗繁育,果农当年栽植、次年挂果,初挂果时间缩短了3—4年。  

  在占地3500亩的厢寺川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由延安长盛杂粮科技公司投资1.78亿元、占地150多亩的厢寺川杂粮加工项目已接近尾声。紧挨着杂粮加工区的是占地472亩的观光区。观光区围绕170多亩水面的相思湖,修建了环湖路、湖面浮桥、相思廊亭、观光索道及水上游玩设施。每到双休日,游人如织。尽管正在建设中,“五一”三天小长假已接待游客9000多人。厢寺川有着和洛川耕地总面积相当的64万亩天然次生林,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森林公园,旅游潜力不可小觑。  

  如同搬迁后贫困群众的变迁一样,移民搬迁之后的洛河峡谷也正在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雷智学)